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节后,豆粕打响第一枪,准备开涨了!


来源: 新农观   作者:    时间: 2025-02-05

节前的忧虑在浓郁的春节气氛中被逐渐消散,随着春节长假接近尾声,大家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市场上。

从目前节后的市场表现来看,豆粕的反应出人意料。

因为大家都知道,去年的豆粕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一直在谷底反复摩擦,俨然已经没有了前年那种意气风发。

但是就在临近春节的前夕,随着美国农业部的一纸报告,使豆粕市场开始蠢蠢欲动。

因为根据美农报告,美豆的单产被调低,且由于大豆与玉米性价比差距拉大,以及考虑到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美贸易引发的不确定性增加,于是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降低至少2.4%,这意味着美豆产量将减少。

全球大豆主要主产自于美洲地区,美豆的减少无疑会使市场震荡,而另一边呢,南美的情况也发生了点变化。

南美的巴西以及阿根廷受天气影响,大豆的产量预期也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

于是,国内豆粕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具体表现为豆粕价格开始出现上小幅上涨,从之前的3000元/吨以下开始逐步攀升到3200元/吨上下。

比如,在1月底时,国内主流地区油厂的豆粕报价约在3220元/吨左右。虽然说相比前年还是差了很多,但是熊市不说狂语,相比去年的谷底也总算是拨云见日了。

而到了年后,豆粕的牛气依旧,即随着节后国内工厂陆续开始开工,豆粕就已经开始有了成交了,且价格依旧没跌。

而且要知道,通常一季度也是大豆到港的淡季,所以这对豆粕来说就迎来了机遇,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迎风上涨呢?

有两件事件给了豆粕底气:

第一件事是2月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方作为反制,也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这意味着,中美新一轮的贸易战就此打响。

而随着后续波及范围如果进一步扩大,那么中美贸易中的农产品领域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这对大豆到港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件事则是之前我国在进口的部分大豆中发现了一些虫害及污染问题,于是暂停了部分公司的巴西大豆进口,这也使得市场对于巴西大豆的到港有了一些担忧。

有些时候一件事发生不足以说明什么,但是两件事合在一起往往就会产生影响,于是市场对于2至3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量预期普遍降低。

而再加上由于去年豆粕一直趴在谷底,这使得下游普遍备货情绪不高,备货量较低。

这时再叠加进口大豆到港预期偏低,近期拿货就开始变得积极起来,豆粕行情也就继续延续年前的行情了。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支撑并不强劲。

一方面是从时间上来看,进口大豆到港量低这只是一个阶段性问题。

虽然中美开始互相加征关税,可能后续会波及到大豆,但是从这两年我国进口大豆的占比来看,巴西大豆早已远超美豆,所以即便受中美贸易影响,美豆到港量大减,但对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影响有限。

而另一方面,当前这段时间只是一个空窗期,即美豆受影响,而南美大豆又没全面上市,所以大豆供应有一个空窗期。

但是首先这个空窗期不会太长,其次也不会太大。

因为一方面国储豆投放可以调节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虽然此前南美大豆受天气影响一再多变,但是大概率炒作成分偏多,也就是说,南美大豆的丰产几率依旧很高。

而且据多家机构预测,巴西大豆的产量仍然大概率会超过1.7亿吨,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新高。

所以说,这个窗口期不会太久,幅度也不会太大,这也就意味着豆粕的上扬空间有限。

而且从全年来看,豆粕依然延续供强需弱的局面,但总体或好于去年。

而各产品之间看似是独立的,但其实往往也是关联的。

从豆粕的开年走势来看,基本也可以看出,玉米、小麦等基本也会延续这个格局,这或许也是2025年整体农产品领域的大框架。

 上一篇 | 【大豆独家】年后豆价或会上涨?
 下一篇 | 暂无